- 赵勇;姚雪雪;
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打破了传统乡村治理的稳定结构,形成了全新的治理关系和场域。基于适配理论,在审视乡村数字治理适配内涵的基础上,全面探析乡村数字治理的适配逻辑,涵盖结构适配、过程适配、价值适配等总体样态。在学理解释的映射下,找准乡村数字治理“适配”的失衡表征,即制度理念适配失衡、结构过程适配失衡、资源权能适配失衡。这些失衡表征给乡村数字治理带来了方向束缚、行动受阻、转型受挫等问题。为此,要想找准乡村数字治理适配性失衡的调适路径,需加强制度理念重构,保障治理长效运行;注重治理结构调适,推动治理有效减负;加强资源权能优化,提升资源配置效能。
2025年04期 v.41;No.218 21-3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01K] - 刘文怡;
数字技术更新迭代,新业态、新应用不断涌现,数字化转型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,也引发了一系列新型社会问题。其中,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尤为凸显。如何平衡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利用信息之间的关系,实现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与数据资源有效利用的协同,已成为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课题。现阶段,我国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还存在困境: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的立法与监管效能提升不够、个体自我个人信息保护缺乏主动性、信息主体维权困难等。为此,必须通过推进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的“告知—同意”规则、优化个人信息保护监管的组织模式、强化个人信息赋权保护、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机制等路径,不断优化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的平衡,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的同时,使个人信息得到充分利用。
2025年04期 v.41;No.218 32-4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898K] - 邹开亮;张梦颐;
AI“歌手”翻唱行为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物,具有网络虚拟性、动态拟人性以及人机交互性等特征。该行为可能引发混淆消费者视听、侵害在先权利人商业利益、扰乱在线音乐市场竞争秩序等负面效应。从表面上看,AI“歌手”翻唱行为似乎属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的调整范畴,但深入分析后发现,运用这两部法律对其进行规制存在一定困难。鉴于AI“歌手”翻唱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,采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对其进行规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比较优势。因此,为有效监管AI“歌手”翻唱行为,建议参照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,明确其法律属性,增设相关规制条款,并明确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。
2025年04期 v.41;No.218 43-5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829K]